|
113-07-02 進印度移工 勞長:初期不超過1000人、直聘採新作法 |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今審查「台印度勞工合作備忘錄」。
關於印度移工的引進模式,勞動部長何佩珊表示,引進模式仍會直聘、仲介雙軌制,但直聘部分將嘗試推動新方式。她也提及,印度移工初期將採小規模試辦,以製造業為主,引進人數不會超過1000人。
台印度MOU第8條明定,除現有招募制度,雙方同意推動「直接聘僱計畫」,縮短流程、簡化文件,擴大適用直聘的工作內容。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署長蔡孟良報告說明,勞動部將依立法院期待、民間呼籲意見,建立直接聘僱印度勞工資訊系統,便利雇主提出人力需求,並由印度招募及訓練勞工,提供勞工名單由雇主選任,及擴大運用政府服務及資源,協助採行直接聘僱之雇主引進印度勞工。
此外,也將建立優質仲介評選指標及程序,並由相關部會、學者專家及團體代表共同評選,擇定未有違規紀錄且能完善保障勞雇雙方權益優質仲介參與試辦,由雇主自其中擇定優質仲介委託辦理引進。
針對擴大直聘,立委陳昭姿質詢勞動部是否已建立單一窗口、選工機制?何佩珊強調,印度移工的引進會是雙軌並行,一方面擴大直聘,一方面選用優質仲介。她進一步說,目前直聘模式還在摸索中,將嘗試推動新方式,「這是一個全新的嘗試,跟國內(現行直聘)不一樣。」
陳昭姿追問是否參照韓國的政府對政府(G to
G)直聘制度,建立SPAS系統處理選工、面試跟簽證等,台灣現在就差這個系統。何佩珊則說,必須先等MOU審查通過,才能往下走。
此外,針對立委林月琴詢問印度移工的引進人數,何佩珊說,初期將採小規模試辦,行業以製造業為主,人數不會超過1000人。
|
|
|
113-06-24 產業缺工16年內恐50萬人 經長點名服務業拋從國外引進 |
經濟部長郭智輝25日在華府舉行記者會,暢談正盤點產業缺工,以增加企業在台投資動力;郭智輝說,他預估2040年內可透過引進外籍移工來填補至少50萬的產業人力缺口,包含高階製造業與服務業。
郭智輝刻正率企業代表團訪問美國,參加由美國商務部舉辦的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Select USA
Investment Summit);他日前拋出協助台灣企業爭取外國客戶的「境內關外」和,促進人才流動的「草船借箭」。
針對爭取外籍移工赴台工作,郭智輝表示,正在討論鬆綁移民和稅法的規定,因為國內人才不足,加上企業需求大於國內人口成長比率,所以引進外國人,不會影響國內勞工就業市場。
郭智輝表示,賴政府正在盤點台灣未來人才需求,看到2040年缺多少人,就開放這些;按照他的推論,各個產業加總有超過50萬人的缺口,舉例來說,服務業無法完全以科技代替,需有有人為介面,所以變成說要從國外引進一些人。
郭智輝說,現在政府正在盤點,他的推論到2040年為止,大約40萬、50萬跑不掉;他說,50萬人的外籍移工可能包含高階的製造業、服務業和僑生等。 |
113-06-20
勞保開源 研議家庭看護工納保 |
面對勞保財務危機,勞動部長何佩珊前天宣示「撥補就是改革」引爆輿論炸鍋。
何佩珊昨強調,自己不是來做勞保年改的也不會砍給付,接下來要研議多元的開源管道,如加速中高齡勞工持續就業、擴大家庭看護工等納勞保等。她強調,未來的勞保改革,一定朝多元、永續方向思考,而不是在瘦鵝身上拔毛。
何佩珊一席「撥補就是改革」的言論引發各界批評,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痛批,何佩珊的發言突破一般民眾對「改革」的基本認知,也讓學者研究、勞保精算報告如同一紙廢紙。
何佩珊回應,學者專家期待政府積極推動勞保年改,但理想跟現實有落差,自己身處政治場域須考量現實因素,也得評估年改對各階層的影響。
她提及,蔡政府二○一七年曾提勞保條例修正草案,將「政府負最終支付責任」入法,每年撥補一千兩百億左右,從實際撥補經驗來看,未必需要通過修法,只要執政者有意願、有足夠財政能力做,就能做得到。
而過去「多繳、少領、延後退」的改革方案已行不通,因人口結構與就業型態改變,需改變改革方法。何佩珊說,節流難也不切實際,但開源可行,目前法定保費費率還有百分之一的調升空間,未來研擬多元開源方式改革,如加速中高齡者就業,延後其年金結算時間,並擴大家庭看護工納勞保等,但一切仍在研議,尤其是家庭看護工納保還須顧及雇主感受。
「堅決反對家庭看護工納入。」台灣失能者家庭暨看護雇主國際協會理事長張姮燕說,對長照家庭而言,現行需支出醫療費用、聘雇看護費用還得供吃住開銷等,未來還可能要付勞保費,負擔極高,政府不該再從雇主端要錢。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成員吳靜如說,移工團體雖不反對納保,但反對政府取巧迴避勞保年金收不抵支、家事移工勞動條件低落、保障不足等問題,政府開源手法,看似在解決問題,實則在閃躲更大的問題。
|
|
|
113-05-28
勞動部移工懷孕指引 雇主可否增聘、給津貼待討論 |
保障懷孕移工權益,勞動部擬訂定移工懷孕指引並邀請相關單位討論,其中在移工孕期期間雇主是否可增聘人力仍待討論,另針對無勞保的移工懷孕是否發津貼也正思考中。
失聯移工子女因兒少受虐案引關注,勞動部彙整國際間對移工懷孕保障並結合國內各資源,以移工權益為中心擬定懷孕指引,盼提升移工懷孕前後協助,確保移工、雇主權益。
勞動部日前邀集民間團體及相關單位討論搜集意見,勞動部官員指出,勞動部移工懷孕指引包含移工懷孕前、懷孕後、生產以及生產後各階段協助措施,不光只有包含移工權益,也要思考雇主執行上可行性。
官員舉例,若家事移工懷孕主張要申請育嬰留停,雇主依法不能拒絕,只是雇主的照顧需求也必須被兼顧,因此移工孕期期間雇主是否可增聘人力,仍待討論。
另外,官員提到,目前也正在規劃是否提供移工生育上的經濟協助,像是產業類移工有加入勞保,可以領取勞保生育給付,但沒有加入勞保的家事移工就無法領生育給付,但這部分涉及合理性,因此還在規劃思考中。
|
|
|
113-05-02
全家便利商店攜手One-Forty啟動「移民工友善服務計畫」 |
全家便利商店攜手One-Forty啟動「移民工友善服務計畫」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移工人數逐年攀升,其中東南亞移民工(移工與新住民)人口更近百萬人。全家便利商店長期關注多元族群的生活需求,今日(7月2日)與深耕移工教育多年的非營利組織One-Forty共同發表全國首份《移工便利商店大調查》,結果顯示便利商店已成移民工朋友的「生活第三空間」,平均每2天就造訪1次的高頻率,成為工作場域與住所之外,熟悉台灣生活文化最主要的渠道。
「全家」總經理薛東都表示,移工是台灣社會親密的夥伴,在高齡化與大缺工下,助力台灣產業發展、照護心愛長輩家人,今日與One-Forty宣布啟動「移民工友善服務計畫」,攜手從社區轉角便利商店開始,營造共融親善環境、減少語言文化隔閡。
One-Forty創辦人陳凱翔表示,One-Forty長期關注東南亞移民工族群,並持續創造台灣社會與東南亞移民工的互動與同理;語言是彼此理解的基礎,然據One-Forty統計,高達9成移工因語言不通難以適應台灣生活,溝通困境可謂為移工來台首要面臨的挑戰,其次則是以穆斯林為大宗的印尼籍移工,其因宗教飲食禁忌與台灣飲食文化不同,解決三餐更是日常挑戰。台灣便利商店林立、商品標示清晰、服務項目多元,成為台灣移工購買日常餐食、休憩交流、滿足寄取件、匯款回家等剛性需求的首要管道;「全家」作為台灣零售通路的表率,One-Forty
很開心能夠與「全家」共同關注在台東南亞移民工的權益及需求。這次計畫不僅發表全台首份《移工便利商店大調查》,並針對調查推出「移民工友善服務計畫」,期許藉由與「全家」長期深度的合作,讓台灣成為一個更多元包容且實質友善的社會。另外,更號召民眾「捐款送愛到失智家庭.支持外籍看護培力計畫」,讓多元共融從「全家」延伸到全台灣更多聘請外籍看護的長照家庭。
「全家」與One-Forty於今年1月策劃的全國首度《移工便利商店大調查》,兩週回收逾2,600份有效問卷,結果指出便利商店為移民工最常造訪的零售賣場,平均2天到店1次,購買食物、跨境匯款、寄取包裹是最常使用服務的前3名,便利商店不僅成為滿足生活所需、朋友小聚、覓食放鬆的「生活第三空間」,也是僅次於工作場域與住所外,接觸熟悉台灣文化、與國人互動交流的最主要渠道。但調查中也顯示,無論在台時間長或短,都仍然感到語言不通的困擾與隔閡,因此對便利商店的許願排行榜分別為,第一名為可以解決結帳時語言不通的工具,第二名為販售更多東南亞在地的熱門商品,第三名則為機台新增東南亞語言。
「全家」總經理薛東都表示,「全家」攜手One-Forty共創「移民工友善服務計畫」,今年將以「多語系、多商品、多交流」的做法,從店舖營業端、商品開發面、服務優化面、社會參與面多管齊下,打造最友善的「DEI共融便利商店」。
即日起,由One-Forty與「全家」共同開發的東南亞4國語系「溝通友善墊板」,於全國超過4,200家店舖櫃檯正式上線。對準移工朋友消費的10大需求困難,包括是否印發票、儲值悠遊卡、匯款回家、寄取包裹、是否有豬肉等,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圖示,並輔以印尼文、越南文、泰文、菲律賓4國文字,讓顧客與店員彼此溝通無礙。「溝通友善墊板」一式兩份,一式懸掛於櫃檯外側供顧客拿取使用、一式放於收銀機旁供店員視情況輔助溝通,更開放顧客可於「全家」官網下載儲存或自行列印自由運用。同時,「全家」更錄製東南亞語系的歡迎招呼廣播,進店時就能聽見熟悉的母語,打造回到「家」的歸屬感。
自今年上半年起,「全家」FamiPort機台中移民工朋友最常使用的代碼繳費、儲值電信卡、列印、叫計程車等服務,已陸續支援英文、印尼文、菲律賓文、泰文、越南文與日文6國語系;Let’s
Café、私品茶等現調飲品,更將於7月下旬將印尼文、越南文版本菜單導入店舖電子看板,化解在台移民工因語言隔閡產生的消費困境,營造共融親善的友善環境。
為對應在台移民工多元的購物需求,「全家」自民國109年起即針對住宅區、工業區等鄰近店舖導入「東南亞商品專區」,規劃近百款東南亞進口商品供移民工朋友選購;今年「全家」更針對貨架進行標示優化,於商品價格牌中標示來源國及HALAL清真標示,年底更將擴大至全台500間店舖;同時,「全家」去年與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中國回教協會聯手打造的「穆斯林友善商品專架」已擴大至全台159店;穆斯林可食用之南洋酸辣燙「馬尚煮」目前共645間店舖販售,年底更將擴大至全台1,000店;後續「全家」將陸續推出東南亞風味鮮食、飲品,使移民工朋友在「全家」即可購得熟悉的家鄉味。
「全家」認同One-Forty以教育來培力移工、促進共融社會的理念,與One-Forty共同策劃長達半年的「移民工文化大使計畫」,於6月底正式展開。One-Forty招募30位移民工朋友、「全家」招募15位員工店員擔任文化大使,於下半年舉辦多場相見歡同樂會、大大店長體驗營與社群傳播培力課程等7場深度交流活動,移民工文化大使將可以提前體驗新品與服務、不定期交流聚會、獲得榮譽證書等,使其透過便利商店體驗,更深入瞭解台灣生活文化、也認識台灣朋友。「全家」也將同步於社內舉辦教育訓練課程、內部講座、移民工攝影展等活動,帶領員工、加盟主、店舖夥伴,更加瞭解文化差異,消弭無意識偏見,從而建立DEI多元共融精神於企業文化中。
同時,One-Forty與「全家」發起「捐款送愛到失智家庭.外籍看護培力計畫」,善款將用於培力外籍看護照顧失智症患者之教材及影片製作。7月10日至8月6日凡透過「全家」APP捐款,單筆捐款滿500元,即有機會抽移民工家鄉東南亞來回公益機票一張或Let’s
Café中杯經典美式咖啡5杯。
此外,為歡慶「移民工友善服務計畫」啟動,並邀請移民工朋友至店舖體驗「全家」友善賣場,7月10日至8月20日「全家」東南亞專區HALAL清真標示商品將推出單件9折優惠。
|
|
|
113-04-20
申請流程繁瑣 管理疏忽易挨罰 直聘移工16年推不動 |
台印度勞工合作備忘錄日前通過立法院初審,明定雙方同意推動「直接聘僱計畫」,勞動部長何佩珊說,將採直聘、仲介雙軌制,且直聘將採創新作法。
但其實我國引進移工早就是雙軌制,在台推行十六年,根據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的統計,近年直聘僅占整體引進移工的比率百分之二、三,申請流程繁瑣費時、管理不小心疏忽就遭裁罰,再加上部分來源國未開放家庭看護工直聘等,都是推不動的原因。
雇主對直聘制度多一知半解
移工來台工作,必須先在母國付五至十萬元不等的仲介費,在台還須每個月向仲介支付一千五百元至一千八百元的服務費。雇主則要付仲介登記、介紹費,後續還有每年兩千元的服務費。為減輕雇主、移工負擔,勞動部二○○七年底成立直接聘僱聯合服務中心,讓雇主免透過仲介,也能自行聘僱移工。
只是根據勞動部年初發布的移工管理及運用調查,事業單位部分,百分之卅一點五雇主清楚直聘制度,百分之四十點九的雇主知悉,但仍一知半解;僅百分之二點七的雇主曾以直聘方式引進移工。
雇主直聘移工比率低 製表/葉冠妤 圖/聯合報提供
家庭類雇主部分,僅百分之廿九點一了解制度,百分之廿四點三知道、但不清楚措施,百分之十二點六曾採直聘引進看護工。
至於無論工廠或家庭類雇主,不用直聘的原因包括無後續代辦及管理服務、沒時間親自辦理、申辦文件複雜等。
實際上,勞動部雖服務十八點六萬名雇主,每年平均服務近八千名雇主、四千八百多名移工,但直聘制推行十六年來,近年直聘僅占整體引進的百分之二到三。
其中,受限部分來源國限制開放業別,近年初次招募採直聘者只有百分之零點三、零點四,大多數雇主都是原本聘僱的移工期滿,重新招募採取直聘,但占比也都只有百分之一、二左右。
直聘流程繁複,對雇主來說就像過五關、斬六將,就算申請成功,後續肩負的管理責任,也不能有絲毫怠慢。前後聘僱過十多名家庭看護工的陳小姐,過去都委託仲介辦理,直到遇到相處融洽的看護工阿妮,聘僱三年期滿時主動建議直聘,基於感謝阿妮的付出,陳小姐打了好幾通電話詢問申請程序、來回奔波遞件,卻沒想到忘記帶阿妮健檢,被罰六萬元。
陳小姐大嘆幫外籍看護工省錢,自己卻挨罰,直聘到底是幫助了誰?此後寧可花個兩、三萬元,全權交給仲介處理,避免再惹禍上身。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事務中心主任陳昌邦坦言,國對國直聘需要來源國配合,台灣不可能一廂情願。除持續加強宣導直聘制度,預計在下半年推動精進方案,包括簡化申請流程、減少檢附文件、擴大一站式服務、增設實體臨櫃據點等,目前已評估幾處據點。
|
|
113-03-02
「鐘點移工」下半年重啟試辦 勞長何佩珊:無巴氏量表限制資格 |
勞動部過去曾試辦有「鐘點移工」之稱的外展看護服務,但叫好不叫座,6年多來僅服務1157人次,承辦單位不堪虧損紛紛退出,2019年計畫正式收場。
去年勞動部釋放訊息將重啟外展看護服務2.0,並放寬適用對象資格,勞動部長何佩珊今接受本報專訪時說,2.0的外展看護服務,不再限制必須通過巴氏量表評估,預計下半年上路。
勞動部曾於2013年推動「外籍看護工外展看護服務試辦計畫」,打破家庭一對一聘僱用外籍看護的模式,改由有提供居家照顧服務的非營利組織擔任雇主,再外派外籍看護到有需求的家庭,民眾可免去提供住宿、勞健保責任和逃逸風險,移工也受勞基法保障,有明確的上下班時間、加班費、例休假等。但當年因適用資格嚴苛、民眾使用習慣無法改變、費用不便宜等因素,導致案量嚴重不足,計畫最終告吹。
何佩珊今表示,外展看護服務2.0將採NGO、仲介合作試辦,因仲介有移工管理能力,NGO團體則有照顧技巧訓練能力,屆時由仲介統一聘僱移工,替移工加保勞保、安排休假,派到案家去。她強調,這是由民眾自費,依照護需求申請時段,而非24小時全天候服務,雇主也不用負管理責任跟成本。
由於過去看護外展失敗失場,主因是使用資格太嚴苛、費用過高,何佩珊說,2.0計畫就沒有巴氏量表限制資格了,有臨時照顧人力需求就可申請,由NGO團體負責審查申請資格,費用部分也還在研議,目前計畫已有雛型,預計下半年實施,屆時會找一到兩個縣市合作試辦。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管理組組長蘇裕國補充,凡有陪伴照顧需求的高齡者、急性特殊重症、重大傷病需臨時照顧人力的也適用申請,民眾負擔費用則由試辦單位自提計畫,再由勞動部評選。
|
|
|
|
112-06-14
營造移工配額8千名 營建署先行分配名額 |
【外勞社記者黃秀娟六月十四日臺北報導】 為補充營造人力不足、老化問題,勞動部6月15日將公告開放一般營造聘僱移工,初期開放總額8,000名,將由內政部營建署先行分配名額及初審認定業者資格,就業安定基金管理會上月通過補助其人事審查費,另營建署將配合訂定審查作業要點,營造業有意聘僱移工者,需等營建署審查要點出爐後方能提出申請,該要點預計6月底出爐。
勞動部表示,「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八款至第十一款工作資格及審查標準」部分條文已訂於6月15日公告修正,正式開放一般營造聘僱移工,同時修正就安費數額表,一般營造工每名就安費訂在3,500元,屆時營建署配合法規另訂營造雇主審查要點。勞動部指出,營造業聘僱移工,由營建署先行分配名額及初審認定業者申請資格,就安基金管理會已於5月會議通過補助營建署5個人力與建置系統,審查一般營造工程雇主資格,112-113年共補助900多萬元。
勞動部說明,一般營造業者需先由營建署認定資格並分配名額,拿到雇主資格認定函後再辦理國內求才,申請招募許可函時,會檢視其聘僱本國勞工人數,核配比率為30%,會依營建署分配名額與核配比率取其「小」,給予移工配額。營建署規範一般營建雇主申請資格,係依營造業法第3條規定,經向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許可、登記,承攬營繕工程之廠商,且符合一定規模金額依營造業承攬工程手冊記載近3年平均承攬工程契約金額(契約造價)達一定規模且申請時已承攬在建工程並登記於承攬工程手冊或依營造業法細則第14 第2項規定升等業績之應檢附文件辦理申請。
營建署說明,各級營造業近3年平均承攬工程之一定規模,係指甲等綜合營造2億2,500萬元;乙等綜合營造1億2,000萬,丙等綜合營造3,600萬元;土木包工業則為1,000萬。至於專業營造業包括鋼構工程、擋土支撐及土方工程、基礎工程、施工塔架吊裝及模版工程、營建鑽探工程、景觀工程與防水工程則規定3,000萬元,其餘預拌混凝土工程規定2,000萬元、地下管線工程7,000萬元,帷幕牆工程與環境保護工程規定在5,000萬元。
綜合營造業及專業營造業,聘僱本國勞工總人數達10人以上者;土木包工業聘僱本國勞工總人數達5人以上者,並符合上述條件後,以投保勞工人數的30%來核配移工,工作範圍以營造業雇主承攬工程契約的工程範圍從事營造工作。
申請家庭看護工 勞動部將研擬簡化申請評估流程 【外勞社記者黃秀娟六月十四日臺北報導】 三總神經科醫師5月初因未開立巴氏量表,遭病人家屬毆打,引發巴氏量表存廢討論,衛福部6月14日下午邀勞動部、醫學會等團體開會討論,會後結論維持使用巴氏量表,開立診斷證明書需有看診紀錄,同一醫療院所需有3個月以上紀錄,另建議勞動部簡化申請評估流程。針對醫師開立巴氏量表引發存廢爭議,外界建議聘雇家庭看護工回歸市場機制,或是改用照顧管理評估量表(CMS)取代巴氏量表評估,今天跨部會開會討論。
與會人士轉述,申請家庭看護工還是維持使用巴氏量表,醫師依其專業來認定,病患申請開立巴氏量表需有看診紀錄,同一醫療院所達3個月以上紀錄,避免部分病患在A家醫院看診,卻來B家醫院要求開立證明,衍生爭議。另建議勞動部應思家庭看護工申請評估流程簡化,例如現行被看護者「滿80歲以上」、「腦性麻痺、脊髓損傷或截肢」、「全癱、需24小時使用呼吸器或維生設備、植物人」者,申請重新招募外籍家庭看護工時不需再經醫療評估,未來考量擴大免評資格,巴氏量表效期60天研擬拉長效期,減少照顧家庭舟車往返、奔波流程的困擾。
|
|
|
|
112-06-13 6月起 招募本勞求才期縮短為至少7日 |
【外勞社記者黃秀娟六月十三日臺北報導】
勞動部指出,自112年6月1日起,雇主向公立就服機構登記,並將求才廣告登載於台灣就業通網站招募本國勞工者,求才等待期間縮短為至少7日,7日是以「日曆日」計算,至於在5月31日辦理求才登記者仍維持原規定至少21天,無法適用新修正規定,請求公立就服機構將原招募期間縮短為至少7日。
勞動部說明,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第17條及21條規定於112年5月30日公告修正、6月1日正式生效。由原招募移工前,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國內求才登記後次日起,於台灣就業通網站登載廣告次日起至少21日辦理招募本國勞工,縮短期間為至少7日辦理招募本國勞工;由原登報連續刊登求才廣告3日,並自刊登期滿次日起至少14日辦理招募本國勞工,縮短期間為連續刊登求才廣告2日,並自刊登期滿次日起至少3日辦理招募本國勞工。勞動部說,招募本國勞工日數係以包括周六、周日的「日曆日」計算,不是以工作日計算。
有雇主詢問,在法規生效日6月1日之前,已向公立就業服務辦理求才登記,並將求才廣告登載於台灣就業通網站招募本國勞工者,原招募本國勞工期間為登載次日起至少21日,於雇聘辦法第17條規定6月1日修正生效後,可否適用新修正規定,原招募期間縮短為至少7日?勞動部指出,雇主如於112年5月31日之前已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才登記,應依修正生效前雇聘辦法第17條規定,於登記之次日起,於台灣就業通網站登載求才廣告,並自登載之次日起至少21日,辦理招募本國勞工,在6月1日之後仍須遵循原招募規定,無法請求縮短求才等待期。勞動部舉例說明:雇主如於112年5月18日已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才登記,依修正前規定,仍應自登記次日起(112年5月19日)於台灣就業通網站登載求才廣告,並於次日(112年5月20日)起至少21日招募本國勞工,故112年6月9日始為招募期間屆滿日。
另外,雇主只要自112年6月1日起,曾向公立就服機構辦理求才登記及同意將求才登記資料公開於台灣就業通網站,並自登記之次日起算至少7日辦理招募本國勞工;或是雇主曾自行於台灣就業通網站登載求才廣告,並自登載之次日起至少7日辦理招募本國勞工,且符合雇聘辦法第17條第1項至第3項有關合理勞動條件、求才廣告內容、通知工會或勞工及公告之規定,並有招募不足之情形,之後如欲改為招募移工,得自招募期滿之次日起60日內,向工作場所所在地之公立就業服務機構申請求才證明書,不須再辦理招募移工前之國內求才程序。
國定假日工資未照給 1年裁罰500多件
【外勞社記者黃秀娟六月十三日臺北報導】
端午連假將至,勞動部指出,「端午節」(112年6月22日)為國定假日,依勞動基準法第37條規定,雇主應給予勞工休假,當日工資照給,雇主如徵得勞工同意在端午節當天出勤,工資應依法加倍發給。
至於端午節如適逢勞工例假或休息日,應於其他工作日補假。根據統計,每年約有20件雇主違法未依規定給予國定假日,以及每年約有500多件國定假日工資沒有給或是加班費沒有加倍給,都是處2萬元至100萬元罰鍰。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說明,民間企業多有比照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出勤之情形。企業如屬周一至周五為工作日、周六為休息日、周日為例假之出勤模式,欲比照政府機關出勤,以形成本次端午節之4天連假,可透過8週彈性工時之實施,將今(112)年6月17日之原定休息日與6月23日之原定工作日調整互換。
黃維琛提醒,由於各事業單位之營運方式及排班態樣多元,例假或休息日不見得均排定於星期六及星期日,國定假日補假日期亦有所不同,個案上仍有差異,雇主應就各該假別之期日,與勞工明確約定,以利釐清勞工出勤工資之給付標準,減少爭議發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